分類:台北

晃悠 │ 台北 /好,丘 good cho’s,隱匿鬧區中的眷村基地。

February 11th, 2012.

屯稿屯太多、私心太多,所以舊文章一直遲遲不能問世。
對於老屋新生、再造,隱世般的空間,那股魅力總令我無法抗拒;好丘便位於如此一個眷村再造的計畫中,若沒有親自走訪一趟,很難想像位處於熱鬧的信義辦公大樓旁還有這別外洞天,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

──

好丘,位於台北市政府所保存的舊眷村──四四南村中(現稱信義公民會館)裡,一旁的廣場某到周末便會舉辦Simple Market,網羅各式市集,從二手拍賣到小農市集皆有,這個計畫是賦予老建築新生的例子之一。
友人做了一張Lomo風的好丘建築,益添懷舊味道。

 

 

在台北陰鬱的天空下,信義街區的道路川流不息,怎麼也難以想像在這個繁忙的大都會中,還有這個一個能夠放慢腳步,細數生活的天地。灰階水泥牆面帶有斑駁與水痕,藤類綠意的襯托,讓建築不致於冰冷。

 

 

好,丘。中間那一個逗點,似乎是在提醒我們停一停、頓一頓,放慢腳步與呼吸,抬頭尋找這個世界的美好。
(為方便記錄,文後的「好,丘」都將以「好丘」代稱。)

 

 

 

一進到好丘便被迎面而來的牆面所驚艷,藍綠、翠綠、藻綠佈了整個牆面,十足跳躍的綠意。

 

 

入口處擺了張骨董桌子,帶些斑駁和古色古香。上頭置有不少文宣品,從這頭的窗面可見裏頭的大架子擺放了不少物件,因為在好丘的前頭有個手創和台灣農產的販售平台,皆為MIT的優質產品,包裝都十分精巧。

 

 

 

一旁是好丘的中央廚房,在隱約透光的毛玻璃後方正進行著好丘的招牌──貝果的製作,透過舊木頭窗櫺和毛玻璃觀看手工貝果的製作流程,除了能感受到食品的製程透明公開外,也增添不少溫暖氣息。

 

 

 

穿過販賣區後便是好丘的用餐空間,週末的人聲鼎沸不讓人感到煩厭,可能是因為外頭的台北和天氣都過於冷漠的關係吧。

 

 

由於客流量大,好丘並未開放預訂,僅採用現場登記制。
但也因為流量大、翻桌率高的原因,約莫十分鐘後,服務員便打電話來通知可以入座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來客眾多且事多繁雜,但好丘的服務員都十分客氣友善,且在面對顧客的各式問題時皆能用心傾聽並立即回覆,效率與耐性並重,各個皆能獨當一面,想來好丘的服務員在投入其他行業時,都會受到歡迎吧。

 

 

自帶笑的女店員手中接下menu後,不禁吃驚。
好丘不虧是貝果專賣,口味多到令人眼花撩亂,除貝果外還有許多特殊麵體和手工抹醬,單顆貝果的價格自$35~65不等,單點貝果三明治或漢堡的價格落於$140~170,套餐有兩種加價形式,分別是加價$150和$200,套餐內除了主餐貝果外,還有飲料、附餐和甜點。

(右鍵開啟menu圖片後可見大圖,但由於是一年多前的menu,品項可能有所異動,請酌量參考。)

 

 

野菜沙拉。
由蘿美等生菜組成,灑有酥脆的麵包丁,醬汁是由和風醬、黑醋與白芝麻所調成,清爽且頗為開胃,富含大自然的味道。

 

 

每日濃湯,南瓜口味。
雖然一開始被湯燙了口,但那濃郁的奶油香和南瓜條配得十分出色,南瓜果肉所自成的濃稠讓濃湯的口感向上躍升;以白底深藍的陶碗盛裝橘黃,中央置上一小搓香草乾末,是道視覺飽和度滿點的湯品。

 

 

厚切培根漢堡。
看那令人髮指的培根厚度,好似只有在動畫中才會出現!平日吃慣培根薄片,差點便忘了培根其實是可以很有份量與存在感。煎得微焦厚培根一出現便以濃郁的香氣擄獲視覺和嗅覺,因為大量生菜堆疊的關係,整個漢堡甚至比臉還大,大小十分驚人。

好丘貼心的附上了三角形開口袋,是為了讓食用方便,盛裝漢堡用的。

 

 

雖然漢堡厚實但是食用十分不易,主因是下方的西生菜過厚的關係。但是培根豐厚的油脂和肉質,搭上爽口生菜和番茄解膩,中間還加層薄蛋皮,和最上方的蛋沙拉搭配得宜,多樣的搭配讓原先油脂較多的培根未令人感到油膩,入口的層次感非常棒,雖然得張大口不計形象的進食便是。

 

 

豪野鴨胸柳丁貝果三明治。
柳丁和鴨胸肉的搭配令人驚艷,兩者味道出乎意料的契合,貝果本身也沒有讓貝果控的我失望,厚實有嚼勁,甚至是會彈牙,食用後齒間盡是小麥樸鼻的香氣。

好丘的貝果,可稱得上是我所喜愛的貝果排名前幾名。
坊間常見的鬆軟、似普通軟麵包一般的麵體其實都不能被稱作貝果,因為所謂的貝果並沒有添加奶油(因而不會有太多蓬鬆感),僅單純以鹽、糖、酵母、麵粉調味與發酵,製成帶孔的圓環狀後先以滾水川燙後,再入烤箱烘烤。

因此真正的貝果應是只有單純的麥香而未有奶油香,帶有嚼勁,扎實而彈牙的。

 

 

粉色帶有些許油脂的煙燻鴨胸肉來自宜蘭一間名叫「豪野」的養鴨場,肉質鮮美不帶腥羶,搭上爽口的柳丁,使鴨肉的鹹度因水果的甜氣而變得十分順口,合著大量的水菜同食,田野的風味都出來了,絲毫沒有肉類獨有的油氣,清爽度和口味上的獨特性都很高。

較可惜的是,由於好丘的貝果是由低蛋白麵粉製成,大幅降低麵體的Q度,咬勁因而較盛,食用時不稍微「拉扯」一下還沒辦法順利咬斷,這嚼勁單吃時是口感豐富,但若作為夾餡麵包體便搶了內餡如鴨胸肉的風采了,鴨胸肉的口感因此未能被嚐出。

 

 

除了用來成裝備果和漢堡的三角型紙袋,另個讓人感受到好丘用心的是美式咖啡所附上的一盎司熱牛奶,以新鮮牛奶取代奶精,讓咖啡變得滑順。

 

 

甜點,芝麻瑪芬和米布丁。
不完全芝麻的瑪芬,偷偷在底層鋪滿一層甜美的紅豆,糕體部分鬆軟,香氣足夠的芝麻與甜餡相呼應。

 

 

好丘甚麼餐點都好,唯一不推的,便這個地獄米布丁
雖然看得到大方地使用香草籽入料,但是這個米布丁的味道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半發酵的味道著實詭異,近乎酒味,甚至帶了點酸氣,底層的米粒看起來有趣,嚐起來卻是軟綿卻又保有些許顆粒狀,讓人難以下嚥。
吐出來也不是,吞下去又對不起自己,十分難堪。

至於為何會稱作地獄米布丁,是因為友人看到我緊蹙的眉頭得知這個甜點的驚異之處,不知打哪來的鬼主意要和我打賭,三盤猜拳後的輸家的人便要將這個布丁吃掉。絲毫不知道自己手氣極差,居然在五秒內連輸了兩盤,倔如我,最後花了20分鐘奮力奪下這個有著驚人「美味」的米布丁,享受著有如地獄一遊般的新趣味。

所以客倌們,若看到這篇食記,有機會造訪好丘時,千萬、千萬別點米布丁啊……。

 

 

先前在文創和農產品的販售區所購的明信片,圖中是好丘購買貝果和點餐的吧檯。

 

 

 

 

用完餐點,輕啜著咖啡牛奶,好丘的空間依舊人語煙云。
在這裡彷彿每個人都放鬆且自在了,身上的面具和重擔都暫時卸下,面容頓時有了生氣,不再是具疾走、趕班趕車趕時間的人型空殼。
因為實在太輕鬆了,而讓這裡的人聲鼎沸,帶了點不真實。

但我想我會牢記著好丘的友善、樸質、其所用心佈置的空間,和使用在地農家的農產所製成的美味餐點,這些記憶都散發著溫暖的光輝,都將在憶起時將暖意滲進身體,驅走了冬季的寒意。
好丘的空間讓人找到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就如同一旁廣場的Simple Market,Simple life,生活也可以很簡單,一步一步走得不疾不徐,每口都值得用心細嚥。

 

 

好,丘 good cho’s。

時間:週二 – 週五  10:00 – 21:30
週六 – 週日  09:00 – 18:30
地址:台北市松勤街54號(四四南村、信義公民會館內)
電話:02-27582609
web:http://tw.streetvoice.com/goodchos/

 

 

晃悠 │ 台北 /平成十九,溫潤的蔥花鮪魚丼。

June 29th, 2012.

這是一篇老文章,最近實在太想吃好吃的丼飯,忍不住寫了這篇食記來回味。

──

平成十九是經友人口中得知的,這間鄰近捷運中山站、以投幣式點餐的料理店人氣非常高,才剛開始營業店內便已滿座,同時有好幾組客人在外頭填單等候。雖來客眾多,但出乎意料的,平成十九的翻桌率挺高,加上店家堅持全數到齊後才可入座,友人和我因而得以提早入店用餐。 平成的裝潢簡單,樸素的透天一樓店面,搭上手拉木拉門、置傘竹籠、木長椅下方還擺了雙木屐,簡單的擺設帶有些微日式風情。

 

 

平成的店面不大,可用小巧形容。兩旁的牆面上有著用濃濃日本味的麻布簾裝飾,燈光溫暖,使人舒心,未感受到滿座的壓力。

 

 

老闆娘帶領我們來到吧檯,吧檯內是備料的區域,只見兩位廚師俐落的處理著生魚料理。右邊的吧檯橫木上頭排列著清酒空瓶以及破舊的紙燈籠等小物,擺放整齊的吧檯成功營造了日式風情,井然有序的透露出店家風格。

 

 

平成十九的丼飯分作生與熟兩種,十分多樣,還有一些炸物、小菜與飲料,價位大約落於$180~360間,定食則以$140起價,以台北的價位而言,十分親民。

 

 

選好餐點後即可到點餐機前投幣點餐,點餐後將熱感應紙交由服務員即可。老闆娘特別叮嚀這台點餐機最多只能以50元硬幣找零,若我們倆以五百元鈔票付款,就要多注意一下。 投幣點餐這種購買餐卷的形式在日本十分普遍,利用顧客自行投幣找零,店家可以省去點餐和找零的時間,提高店內翻桌率,不直接碰觸金錢對餐飲業而言也較為衛生。

 

 

蔥花鮪魚丼。
當送餐的人溫和有禮的用日文說了句請慢用時,我才驚覺他便是店裡的主廚。看著他俐落的準備生食丼,替其他桌客人送餐時也都是以一貫溫和的笑容,那種不假借他人之手的從容,話雖然不多,卻成功和客人拉近距離。

蔥花鮪魚丼一上桌便吸引了我們的目光,粉嫩的生魚薄片滿佈,白米只在粉紅與綠白蔥花間隱約可見;蔥花的嫩綠散放,飽滿的蛋黃形成了整道料理中最為圓潤的立體面,與柴魚片、海帶芽、嫩生薑片,與邊角一抹綠色芥末形成深淺有致且色澤飽滿的畫面,再由深藍條紋瓷碗盛裝,不刻意裝飾,足見料理內在美感。

 

 

微嗆的芥末味令味蕾感到舒爽,粉色鮪魚泥片入口滑而不膩,毫無生腥,搭著甜脆生薑和新鮮蔥花,扒口飯一同食用,停留在齒間的鮮嫩肉質令人印象深刻。

附餐的味噌湯由魚片碎末煮成,醬油味較重而掩蓋了味噌的味道,但香氣還算足夠。對有著生魚料理的店家而言,這湯品無非是一道食材取得容易、成本低且製作簡易的湯品吧。

 

 

平成十九的生魚丼都由兩位師傅使用吧台後方的小冷藏櫃裡的新鮮生魚所製成,在主廚與助手以日文的輕聲談笑間,我訝於這間日式料理店徹底的日式化,主廚的眉宇及談吐讓我感受到一股違和的氣息,隨之確定了他是道地的日本人。

 

 

除了那位總是帶抹笑的日本主廚和居酒屋風格的用餐環境外,特別喜歡那經由反覆使用留下了磨痕和經由摩擦形成潤澤的木質吧檯,上頭放置的小調味瓶和面紙盒也是別出心裁得令人不禁聯想到大和民族性。

 

 

月見牛丼。
因為是熟食現作關係,遲了鮪魚丼一些上桌,但是月見牛丼和蔥花鮪魚丼一樣,光是盛盤便讓人垂涎三尺。

 

 

柔和燈光下照耀下,形成透亮色澤的牛肉片和浮著光的濕潤洋蔥,光是這兩項便很阿莎力地塞滿一個整碗面,一旁的泡菜毫不客氣地佔據好大一角,佐以不可或缺的澄蛋與蔥花,再撒上白芝麻。 濃郁的醬汁香氣讓人除了吃之外沒有二話,爽快地將蛋黃拌下去,大大給它配著飽含醬汁的白飯來上一口!

甜香軟嫩且爽口的肉質讓人瞠圓了眼,先不說軟滑的口感,光那醬汁得香氣便讓人想疊道說好。
炒洋蔥清爽而不帶水味,形成收汁後獨有的甜度,佐以肉片和口感佳的米飯,契合得不可思議。意料外出現的泡菜不死鹹,適宜的辣度無論是單吃或是配飯都很適合,絲毫不搶牛肉風采卻又獨具特色。

 

 

吃了這兩款丼飯後,有種將平成十九所有丼飯料理都悉數嚐過一遍的衝動。 除了享用佳餚、體驗日式風情外,平成空間的氛圍和燈光,讓人即便在人多之時也不感到壅塞和紛擾,擁有了輕鬆的用餐時光。

 

 

離去之時,老闆娘叮嚀著我們當心下吧檯高腳椅時和地面的落差,甚至是扶我下椅,且陪我們步至門口,一邊詢問著餐點是否合我們的胃口並道別。 看著她眼中閃耀著自信和活力,我想著便是她帶給這間店、同時也是這間店帶給她的美好吧。 期待著下回的造訪。

 

平成十九。

時間:週二 – 週日  11:40 – 14:10 , 17:30 – 20:30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18巷8號(捷運中山站1號出口)
電話:02-25596510
web:http://bit.ly/1p3u3D9

 

 

晃悠 │ 台北 /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當靈魂沉澱在書店與非書店間。

前陣子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的名聲在網路上流傳得十分廣泛,無非是因為它被Flavmrwire.com評選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的緣故,其精緻而小巧的骨董氛圍、猶如遁入另個平行空間的沉穩與書卷氣息令人著迷不已。

雖然好樣本事被外界定位為書店,但實際走一遭的旅人們會發現,好樣本事其實並非如此「純粹」的書店。它揉合了生活的質量、緬懷時光和無國界旅行等因子,當你走進那道紅色的門扉後,會訝於這個小小的空間竟可以富有如此多的巧思,每一個配置、選物都形成獨到的風景,那種耐人尋味令人不自覺放慢腳步,悉數品嘗。

 

 

 

 

 

好樣本事的空間不大,但是運用得極好,採光、物品質感的延伸,皆配合得恰如其分,好似即便是再小的物件都有自己的舞台,兀自散發光輝。品項繁多卻不帶來雜亂和搪塞,看起來毫無法則的排列,卻又在相互輝映中形成秩序。
生活的美感,在堆疊中不言自明。

 

 

 

「尋寶」,是好樣本事日日上演的風景,這裡的書本和雜貨來自世界各國,靜待與訪客擦出異國戀情的火花。

 

 

 

 

 

 

 

還有妙家庭廚房的手工果醬。

 

 

 

 

 

 

盯著迴轉看,轉動與靜止間,感覺靈魂也安穩了下來。

 

 

 

咖啡機就這樣落在想是一個不經意提起的角落,嗤嗤運轉者,吐露馥郁蒸氣。

 

 

 

 

 

想必文具控是不會錯過這一區的,光是一個小盒子裡的明信片就可以讓人翻上許久,還發現了Lisbath Zwerger(莉絲白‧茨威格)的插畫作品。

 

 

 

 

 

 

 

 

 

 

 

 

小店的質感,就讓照片來訴說。

 

 

 

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

時間:週日 – 週四  12:00 – 21:00
   週五 – 週六  12:00 – 23:00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81巷40弄13號
電話:02-27731358
fb:https://www.facebook.com/vvgteam (好樣VVG)
web:http://vvgvvg.blogspot.tw/ (好樣VVG)

 

 

晃悠 │ 台北 /尖蚪,寶藏巖裡的酒水小食堂。

離開Astar Cafe後,來到了公館的寶藏巖。

於雨天紛擾的人群中穿梭而過,籠罩於濛雨之中,坐落於邊境的寶藏巖看來分外寂靜。依循著省道旁的人行道而行,鞋頭早已潤濕,相機上則是珠花遍佈。入口處的兩位警衛對我投以些微狐疑但友善的目光,雨天還背著相機造訪的女孩顯然是少見了些。

 

寶藏巖是市府規劃讓藝術家入駐的聚落,或許便是如此,一路上除了原先的住民外,還可以看見一些有著淡泊神態、坐於細狹梯間吞雲吐霧的人影,那神韻與氣息備感熟悉。行經幾間民房和樓梯,抬首一看,便是尖蚪那塊有著微顫字體的方白招牌,細長的梯間有不少雨具,看來即便是雨天,尖蚪的訪客依舊不少。

 

 

尖蚪,尖   蚪,非尖   蝌。
小小蝌蚪遇險時發出的高頻尖叫,就像浮游於世間渺小的人們,無聲,實則有聲。

 

 

可能是小蝌蚪的印象使然,尖蚪的內部空間比想像中大了些,方正樓間中,第一眼看見的便是位處中央的樓梯與手作品,放置著獨立書刊、CD、明信片。尖蚪除了提供酒水食飲外,亦提供藝術家展示空間,時常舉辦人文電影與講座,也發行了自家獨立刊物,於獨立藝文界中活躍著。

 

 

昏沉光線替店內染上淡淡的懷舊與往事感,彷彿每個器物都有自己的故事。牆面拼貼的油印海報帶有異質、沉穩與陳舊交疊;但因有店員的走動和訪客的笑語,氛圍不至於凝滯。

 

 

小小的燈座和暈黃的燈火照耀著,長形點餐口內明亮溫暖,備食器具一應具全。

 

 

出乎意料的,菜單改版了。米血糕與實驗室派皆停售,受好評的金剛特濃起司蛋糕也剛好賣完,略帶失落的點了胡麻豆腐和店員推薦的金剛提拉米蘇。

 

 

菜單追加,來點啤酒?

 

 

點好餐時,二樓正好有了空位,應了友善的女店員是否要上樓用餐的詢問,隨之走上階梯。
自砌的梯間高度落差較大,裸露的水泥表面粗曠,銹色與白斑共存,不完全平整的舖磁帶來「直接」與「真實」。

 

自梯間俯視的一樓空間,適合小聚會。

 

 

二樓的裝潢保有了原木樑柱,延續了一樓的褐色基調與樸質,去除鋼筋的建築多了陳舊的觸感。
尖蚪的陳舊是一塵不染,帶點冷靜地旁觀感。

 

 

二樓分做榻榻米(高朋滿座,因此未攝影)、皮沙發還有小房間三個區塊。

 

 

進入小房間映入眼簾的是兩排直立式書櫃和一旁垂掛的燈泡串,陳舊但有使用過後的美麗光澤。
所坐的雙人位由經歲月洗禮的原木桌和鐵枝腳椅,皮製椅背富有手感。

 

 

看見門框外的另道風景。

 

 

靠牆的小平櫃疊放不少漫畫,一旁的矮椅上頭有著羊毛氈抱枕,溫暖如花綻放。

 

 

女店員收拾著靠窗的座位,詢問我是否要換坐到窗邊,說,那比較適合我。
說也怪,看著沒有紗窗的方形窗口,煙雨迷濛,河畔與高架橋沾染著綠意。
都市、村落、兩界相容、並存…來不及回應,便先著了迷的靠了上去。

 

 

金剛提拉米蘇蛋糕。
蛋糕體原先為帶有冰淇淋口感的奶香凍,融解速度快,呈現冰綿順口。較可惜的是表層可可粉,苦甜與香氣不足,失去了最佳加分機會。在想店家會以「金剛」命名這塊提拉米蘇,或許是因為那有著一般蛋糕兩倍大的體積,異常強悍的緣故吧。

 

 

胡麻豆腐。
由雞蛋豆腐煎製而成,淋上清爽胡麻醬,以白芝麻點綴。由於芝麻未經翻炒,香氣未濃郁到能與胡麻醬的香氣相乘;而雞蛋豆腐可以再微焦些,外皮口感會更好。

 

 

雖然餐點簡單,但那不經過多調味的樸質和滿室的懷舊,仍舊勾起一絲似為鄉愁的懷感。尖蚪的自成空間,替人們帶來了片刻安靜、思索的機會,也促成了再次回訪的契機。
下回,我想一嘗金剛特濃起司蛋糕的美味。

 

 

 

尖蚪。


時間:週二 – 週五 13:00 – 22:00
   週六 – 週日 12:00 – 22:00
公休:週一(臨休會提前公布於fb)
地址: 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57號(寶藏巖內)
電話: 02-2369-2050 或 2364-5313轉310
fb:https://www.facebook.com/tadpole.point
blog:http://tadpole-point.blogspot.tw/

晃悠 │ 台北 /拾米屋SheMe House,老穀倉裡的一保堂戚風蛋糕。

遠離市中心密集的咖啡巷弄,穿越過北投和新北投間的老式矮房和窄道後,有著小庭院的水泥磚牆平房隱身其中。冷調的灰階水泥在綠意的點綴下有了生氣,由穀倉改造的拾米屋讓人難以聯想店裡賣了些什麼東西,其實拾米屋是一間有著手工甜點的咖啡廳。

 

 

最近在嘗試調配新蛋糕配方,得知拾米屋有著出色的戚風蛋糕後忍不住被吸引過來。拾米屋離捷運站有些距離,步行十來分鐘後才可抵達,隱身在民宅中,似乎較普通咖啡廳貼更貼近日常生活了些。

 

 

紅磚、灰水泥、敞開的藍門扉讓人想一探究竟。

 

 

舊穀倉挑高的空間寬敞,溫黃的燈光與陽光相融,櫃台上頭設置了鋼架,將木梯攀上後,便有了空間隔距的錯覺。點餐櫃檯使用細木板構成,以木頭調和鋼筋的冰冷。

 

 

「留白」一直是一個空間裡最難達到的事,白若留得好,只要幾個簡單的物件和設置,便能讓空間充滿臆想,甚至是延伸。拾米屋一進門右手邊的這面牆上頭,不加掩飾的水泥面和似人非人的白色紙糊、一旁的溫黃燈光悄悄蔓延,與門外日光呼應著,竟帶來讓人難以言喻的異質融合感。

 

靠近點餐櫃檯的區塊式雙人座,以高凳與另個多人做區塊做了無形的空間分割,即便座位佈滿整個店面,卻不讓人感到壅塞,一個人也能擁有閱讀的獨立空間。

 

飲品有咖啡、果茶和酒類。

 

 

每款酒類都有店家手寫的挑選理由和特色。

 

 

吧檯旁是甜點櫃,可以在這裡挑選好喜歡的甜點後再到櫃台結帳。這裡的低消是一份飲品,甜點以$65~$150不等。

 

 

第一櫃是蛋糕櫃,裏頭有巧克力塔、蜂蜜蛋糕、焦糖洋梨起司蛋糕、各式戚風蛋糕、蘋果塔和檸檬塔。每樣看起來都十分美味,讓人有全部輪點一回的衝動。

 

 

樸素但誘人的色澤。

 

 

目光牢牢的被一保堂戚風蛋糕所吸引。

 

 

另一個甜點櫃,裏頭有著招牌巧克力和米果,米花小姐也有出小禮盒。

 

 

最近做完實驗品糖漬霜白橙香戚風蛋糕後,想嘗試看看的橙皮巧克力。這款小甜點做法不難,只是在去除柳橙的白膜時十分費工,糖煮時火侯和糖量要控制好,才能做出能在光線下透光的金黃橙皮。
柳橙和巧克力,似乎也是絕配呢。

 

拾米屋其實是由「高馡咖啡Gaofei Coffee」和「米花小姐甜點Miss Mihua Dessert」所組成,妥當的分工讓他們的咖啡和甜點都有著一定水準,若不是對於衛生和口味的調配有著一定的信心,普通的甜點店是不會使用透明廚房的。

 

 

以入門口做為頭,拾米屋底部還有同樣流程透明的烘豆房,若正好遇上烘豆的時刻,想必濃郁的豆香將會滲透玻璃,盈滿整個咖啡廳和人們的鼻尖吧。

 

 

熱拿鐵。奶泡的細緻度夠,溫度合宜,咖啡苦度不高,可以嘗到奶類的清香,放涼後仍十分順口。

 

 

米花小姐的一保堂戚風蛋糕。

 

 

日式的戚風蛋糕使用全蛋白,做出來的蛋糕十分挺,相同粉料和糖量所製成的全蛋戚風蛋糕約高約10cm,純蛋白的戚風蛋糕卻可以膨至15cm。可能是因為純蛋白的關係,米花小姐的戚風蛋糕孔洞較多,但是整體乾濕度均勻,不有乾澀的口感,彈性足,叉子壓下後可明顯看出蛋糕的軟彈。
脫模得十分漂亮,沿著中空模緣約有0.2~0.3cm的焦色,該焦香不至於濃郁到影響整體麵香。

 

 

對我而言,真正的美味是食材的原味。好的麵包完整發酵後會帶有些微的酸氣,沒有過度的調味能夠嘗到自然的麥香,蛋糕的麵粉亦是如此。透過細嚼,樸素的小麥氣息會鑽進你的味蕾,將被高甜高脂所麻痺的味覺喚醒。

會如此喜愛戚風蛋糕,除了他的食材易取外,再來便是那份僅由麵粉、雞蛋、植物油、糖所構成的原味,在這片小小的蛋糕中,你可以嘗到濃郁的蛋香、輕柔的麵香和用來提味的糖氣,在加工過度的現代中,這份簡單而輕盈的原味有多麼可貴?

 

 

抹茶旁不可或缺的金時,紅豆。這蜜紅豆甜了些,目前最喜歡的紅豆還是小器冰室的。

 

 

覺得可惜的是,雖標榜為使用一保堂抹茶粉所製成的戚風蛋糕,但由於戚風蛋糕挺度靠的是打發蛋白,麵粉和調味粉的含量不能過高,否則蛋白霜會撐不起蛋糕體,在不能添加過多粉類的前提下,一保堂的味道也顯得淡薄,幾乎嚐不出那份深邃和茶香,遭占了配方大半的蛋香所掩蓋。

但對對於蛋糕整體的溼度、彈性、甜度都感到滿意,用味蕾記下了這份蛋糕的質感,準備在下回做戚風蛋糕時將這個經驗加進去。目前所做的蛋糕較普通蛋糕都來得濕潤,若調整好那份濕度,蛋糕的外觀和口感應會大大加分。

 

 

 

 

靠近牆邊的四人座。

 

 

 

 

 

 

木質、水泥、鋼筋的衝突和融合,帶有傳統的穀倉風味和些微的現代感,其中又隱含著家的溫暖和手製的溫度。拾米屋是個簡單而大方的空間,她的多元融合為老建築帶來了新生,就算在這裡看著古典文學配啤酒,也能怡然自適。

大眾運輸工具和步行所帶來的疲憊感在待在拾米屋的幾個小時中獲得了舒緩,這裡手工甜點和空間,值得人們探尋。離開了令人眷戀的空間,邁著輕盈的腳步,朝著另間口袋甜點店──福閣祿前行。

 

 

拾米屋SheMe House。

時間:週一 – 週日 13:00 – 20:00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大同街153號1號倉庫
電話:02-28922800
fb:ttps://www.facebook.com/ShemeHouse/info
web:http://www.sheme.tw/index.php

 

 

晃悠 │ 台北 /Astar Cafe,巷弄中的溫暖、出色空間配置。

Astar與捷運站僅有一個路口轉角的距離,卻完整的隱身在巷弄之中。門口的小桌、兩張紅椅,勻稱的窗面帶來厚實感,透出光線微暈,一種怡然悄然展露。

推門而入的同時,Pop和輕搖滾流瀉而出,躍動的音符讓空間有了律動,不至過分躍動,令人舒緩,且帶來獨特的空間感。
多數咖啡廳的選曲多為演奏、輕音樂、芭莎或爵士,Astar用的輕搖滾屬少見,店家獨特的選曲使整間店的節奏緩中帶躍,仍一致。

圖片

 

 

Astar的吧檯幾乎貫穿整個店面,替細長的空間作了延伸。微暈的燈光,其氣氛和亮度帶來隱私,讓人們能夠自在地座落於任一角,即便是肩並肩獨處,交談聲也互不干擾。店面空間不大,卻有著許多「小空間」,更顯空間配置出色。

擁有原木光澤的吧檯略低,以L型區隔出備餐小廚房;前有黑圓盤燈罩的光引,其低垂將小廚房與座位區做了分隔,讓人們能與店員親近卻不擾。

 

吧檯後方有一整櫃的基酒、空瓶和杯具,瓶罐們融入牆面,自成風景。看著色調一致的瓶瓶罐罐們,才發現玻璃的材質是如此和諧統一。晚間的Astar,似乎是個小酒吧。

圖片

 

 

靠近門口的牆面換成了大片落地玻璃,長木桌的另堆有著巨型滴管咖啡器具,似個巨大沙漏般。
雨一直下著,似乎不願停歇。

圖片

 

 

除靠窗與吧檯座位外,空間的另半仍有雙人座其間隔有著不可思議的合宜距離,即便空間不大,卻不顯擁擠,反而帶了分自適。

薄荷藍白鄉間的牆面、藍色咖啡機、藍綠色復古電風扇,替空間增添亮度和清新,伯離上映著柔和的燈光與人影,讓人不由得平和起來。

圖片

 

 

個人覺得咖啡廳的要素不外乎空間及座位的配置、光線、音樂、概念和咖啡。Astar在這幾個方面都挺出色,且有著精神與概念皆貫穿所貸出的獨到風味。

美式風格中帶有東方獨有的沉穩內斂,使原先在雨中奔走的慌亂悉數平復。

圖片

 

 

 

在小雜貨和樣品酒的旁邊,看見那麼句話。
“I had three chairs in my house; one for solitude, two for friendship, three for society.”
──孤獨、友情和社會。
自處孤寂、珍視友誼的同時,也接納大眾的到來。或許這便是一間咖啡廳營運者最真實的內心寫照吧,所有椅子的存在皆有其意義。

 

 

 

經營咖啡廳,迎著人群又送離,誰也不久留,就連喧擾都是短暫的。那種孤寂在熄燈之後獨自鎖上門扉,更顯濃厚。

 

 

“Don’t let the cat out.”
咦,貓咪呢?有著燦陽般笑容的女店員說,貓咪住院了。

 

 

小手不知何時摸上桌角。

 

 

手寫Menu在吧檯後頭的黑板上,低消為飲品一份。

 

 

拿鐵的拉花優雅,奶泡入口時的溫度合宜,口感細緻。單純的奶香和微苦但不薄的咖啡搭配,是杯不錯的拿鐵。

 

 

Salmon Sandwich,燻鮭魚三明治。
為了不讓燻鮭魚的肉質和溫度受影響,以冷食的方式呈現。

 

 

酥烤微焦的丹麥吐司包覆著粉嫩的鮭魚,搭配新鮮鳳梨片和熟透的黃瓜,佐以綠翠綠捲,清爽而富有視覺效果。

 

 

柔軟的鮭魚片全無生味,以鳳梨取代起司,不搶鮭魚鋒頭且添分鮮美。最令人意外的是夾層的覆盆子果醬,取代了常見的莎莎或千島醬,以果香和酸味提了鮭魚的鮮度;搭配完整冷卻的丹麥吐司,讓人耳目一新且飽足。

 

 

這是店長招待的。女店員笑咪咪地送上一只小巧的杯子,小小意外。
專注煮著飲品的年輕店長一臉酷勁,絲毫沒有要迎上我目光的意思。
輕輕一笑,於心底致謝後,隨即啜飲一口。

極其濃郁且滑口的可可芬芳於唇舌間綻開,苦甜兩味平衡,叫人一口接一口,不住漾開笑容。迷你的杯子上頭寫著Piacenza-Italy,是個可愛的Espresso杯。

 

 

真的沒料到在剛喝完可可和食畢半個三明治後,店長竟親自送上新鮮的乳酪蛋糕,讓我真的驚喜了。清爽的奶香起司中鑲有蜜糖蘋果,覆有薄脆的焦香糖衣,與底部的威化餅乾一同入口,滋味和層次感極佳。每口都令人著迷,猶如品嘗著幸福。

 

 

細數食物的美好,同時感受著店家的用心。
想起方才女店員送上的可可,這些是孤身一人的特別招待嗎?

台北予以我的印象一直都是疏遠的禮貌,這種性質長存於咖啡廳互不干涉、空間獨立之中。你所購買的是一段時間與氛圍,身分僅為一個過客;許多店家因而有了獨善的習慣,進而帶來冷漠。少有店家似Astar般,於淡漠的神態中,仍關心著顧客並每想咖啡廳中的美好。或許這種「表裡不一」的用心,便是店家的迷人之處,全因有位性格店主。

 

 

近廁所的牆面有著以鐵窗改造而成的書架。若一間咖啡廳的咖啡為其心臟,那店內藏書代表的是咖啡廳的靈魂。深度與廣度,皆在這方寸書架上頭。

看來店主確實是美食和酒類的愛好者呢。

 

 

隔間中的小廁所充滿美式幽默,讓人忍不住捧著相機晃進去轉了一圈,邊偷笑邊擔心著會被當怪人,竟然連廁所都要拍。

 

 

雨斷斷續續的下個不停。這個城市總以如此的陰鬱迎接我的到來,灰階一直都是它的調性。
看見窗外來了一位躲雨的伯伯,與戶外座的情侶聊了開來,女生還友善的讓位給了伯伯。陌生人與陌生人的交談甚歡,是咖啡廳獨有的風景。

疑惑著身上未沾染任何食物的氣息,就連咖啡香都是淡淡的若有若無,這才發現一角的抽風設置正安靜運轉著。身著圍裙的女店員於吧檯內翻動著平底鍋,不時自烤箱取出烤物,自在而未有絲毫急躁。

吧檯緣上的店長面前證攤著一本素描教本(那頁正好是光影與蘋果的關係),一旁還有《咖啡學》與立起的iPad。若有客人點飲品,他便會回到吧檯內,俐落磨出一撮撮馥郁的咖啡粉。

Pop已換成輕躍的Jazz,伴隨著嗤嗤作響的蒸氣聲,他低頭,專注地畫出一面細緻的拉花。
我拖著腮,感受著一種家的樣子。

 

 

Astar Cafe。
營業時間:週二 – 週六: 11:00 – 23:00
週日: 11:00 – 19:00
地址: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60巷13弄41號
電話:02-25035856
FB:https://www.facebook.com/pages/Astar-coffee-house/

晃悠 │ 台北 /和茗 甘味処myowa,和風抹茶與法式糕點的細緻融合。

近年永康街多了間日式喫茶店──和茗。主廚(老闆)旅日多年,引進宇治抹茶做原料,讓抹茶精準地融入法式糕點,創造出多樣且精湛的和風甜點。擁有與TSUJIRI辻利茶屋齊名的好口碑,午茶時段總是一位難求。

 

 

 

以黑為基底,襯出碧綠,門口那隻綠色冰淇淋燈讓「我們售有抹茶冰淇淋!」的訊息一目瞭然。

 

 

內裝以原木為主,明亮柔和,除去多餘裝飾,留下簡明用餐空間。

 

 

在台灣開設抹茶店能否出名,全端看口味「道不道地」,若能被來客形容「幾乎和在日本吃到得差不多」,便有造訪的價值。許多消費者追求的是一種味覺上的旅行,因無法前往當地品嚐,於是再三造訪這些小店,體會片刻的異國風情。

 

 

和茗以抹茶揉和中西式的糕點為主,使用NISSEI霜淇淋機製成的抹茶霜淇淋受各年齡層喜愛。另有傳統和菓子如羊羹、蕨餅、最中,茶飲則有煎茶、玄米茶、焙茶。

 

 

 

 

 

最負名氣的便是各式抹茶創意甜點,每一季幾乎都有新產品,其多樣可稱抹茶專賣之冠。

 

 

抹茶歐培拉套餐。和茗以套餐為主,內含抹茶歐培拉蛋糕、抹茶霜淇淋、抹茶小泡芙和滿滿的抹茶粉

 

 

抹茶霜淇淋。濃郁不膩,玄米增添分清香,新鮮霜淇淋的融化速度十分快,建議先行食用。

 

 

 

抹茶歐培拉。歐培拉(Opéra)為法式甜點經典款,原意「歌劇院」暗指品嚐完這款蛋糕後,有如聆聽一場歌劇般美妙。和茗的歐培拉有八層(含表層),表層為薄鮮奶油與抹茶粉,首層為抹茶甘納許,再以抹茶杏仁蛋糕、厚度近一公分的抹茶巧克力交互層堆起,底層則為抹茶和調溫巧克力。

 

 

 

濃厚扎實的抹茶香氣在入口的同時直衝腦門,馥郁的香氣交織著深蘊苦甜,若不是嚐過一保堂,在這瞬間足以讓人幸福得近乎死而無憾。

 

 

除去傳統酒香,以抹茶為底,杏仁蛋糕略帶粉粒的濕潤口感,與綿密抹茶巧克力形成豐富口感,底層調溫巧克力完整提升蛋糕整體風韻。

 

 

 

抹茶小泡芙。外皮微脆,雖然小小一顆,但內餡仍是現擠的抹茶卡士達。一口咬下便爆餡,雖然茶香經處理後未如蛋糕等鮮明,但充滿口腔內的抹茶醬仍叫人嘆息。

 

 

一旁的紅色大傘帶有和風風情,和茗也售有抹茶粉跟相關器具,這裡的抹茶粉是宇治的妙壽。

 

 

 

 

明森宇治擺邊放,和茗的宇治抹茶才精彩。也難怪不分假日,和茗的來客數總是那麼多,若未預約,現場候位至少得等30分鐘以上。但是這裡的抹茶甜點的確值得等待!

 

 

MYOWA Japanes Sweet Cafe  和茗甘味處。
營業時間:一 – 四:13:00 – 21:00
五 – 日:13:00 – 22:00
公休日:每個月最後一個週一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221號1樓
電話:02-2351-8802
fb: http://zh-tw.facebook.com/myowacafe
blog: http://myowa.blogspot.tw